南昌舰昨顺利绕行搁浅船只 今抵达凤凰洲
南昌翻译公司推荐阅读,版权归所有者,转载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!
一个多月旅程即将圆满划上句号
风雨兼程1900公里
南昌舰顺利通过昌邑大桥
前有搁浅船堵住航道过不去,后有赣江水位一天30公分往下降。前进,有可能和搁浅船发生碰撞,行走江湖30多年的老船长“身败名裂”;后退,今年就再也无法到达目的地,老船长任务失败。是前进还是后退?让南昌舰的拖运陷入两难境地。昨日14:20,在新建区河口水域,南昌舰上演了一场精彩的“突围”战。
归途
现场:南昌舰顺利绕过搁浅船只
10月8日12:30,南昌舰在新建区河口水域遇到搁浅船,耽误了行程。昨日一大早,相关部门派遣一艘吊机船和一艘过驳船协助搁浅船脱困。据船员估算,搁浅船80多米长,15米宽,为2000吨级的货船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船上装满了一捆捆的钢筋,吊机船每次只能吊两捆钢筋到过驳船上,速度十分缓慢。
昨日早上到中午,吊机船一直在工作。其间,搁浅船尝试发动,试图摆脱困境,但由于搁浅太深,仍然没法启动。
截至昨日14:30,搁浅船仍然没有移动的迹象,此时,总船长罗录巨出现在军舰甲板上,指挥船员起锚,尝试从搁浅船左方通过。“右尾舵,倒一点,稳住稳住……”记者在指挥室看到,为了指挥这次强行“突围”,舰上所有船员都高度紧张,罗录巨手上的手表掉落在地,他也浑然不知。
释疑:不突围要等明年水位上涨
“南昌舰回家之路真艰难,嗓子都喊哑了。”确认船队安全绕过搁浅船后,罗录巨松了一口气。
搁浅船挡住航道,通过大半天的吊装仍没有挪动,等了一天后,为什么要选择强行绕过搁浅船呢?据罗录巨介绍,吊装船进行吊装时,他们一直在开会研究拖运方案。“时间等不了,赣江水位正以30厘米/天的速度下降,再不走就要就地抛锚,明年开春涨水才能走了。”罗录巨说,赣江正处于枯水期,他们测量发现,目前,昌邑上游流水洞航道的水深只有4.8米,仅比南昌舰最低吃水要求高出1米,已经达到了临界点。也就是说,错过此次机会,水位再次下降的话,南昌舰今年就再无机会到达目的地了,实在是迫不得已,才冒险“突围”。值得高兴的是,昨日15:00,船队顺利绕过了搁浅船。
预计:行走一个月后今天到目的地
船队顺利“突围”搁浅船后,还面临着通过昌邑大桥这个“拦路虎”。罗录巨说,昌邑大桥水域水流复杂,相邻两个桥孔之间仅有68米,而南昌舰宽12.8米,加上11米宽的拖轮,总长度达到24米,预留给南昌舰通过的宽度非常有限。好在船长经验丰富,于昨日16:30顺利通过昌邑大桥,向停靠地继续进发。
船队缓缓向南昌城区推进,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,因赣江水浅、航道狭窄、航标设施不完善等原因,晚上不适合夜航。因此,船队在龙头岗综合码头抛锚,停留一晚上,今天早上再次向停靠地行进。南昌舰9月8日从大连出发,经过约1890千米的航程,一切顺利的话,今天市民便可在凤凰洲市民公园看到南昌舰。
保障:拖船曾拖带红谷隧道沉管
好马配好鞍,失去动力的南昌舰顺利从长江进入赣江“回到”南昌,离不开性能良好的拖船。
记者了解到,负责南昌舰拖运工作的“宁港22”号拖船大有来头,曾经负责了南昌市红谷隧道沉管浮运拖带工作。
据工作人员介绍,“宁港22”号拖船螺旋桨可以在水里画一个圆圈进行360°旋转。“一般的拖船螺旋桨只有90度,方向不好控制。”南京港轮驳公司船长徐志强介绍,螺旋桨360°旋转操作起来非常灵活,可以很好地控制船的方向。此外,拖船上的主要设备几乎全是进口的。“主机是日本产的,舵桨是德国的,绞关是新加坡的,俗称‘万国轮’。”徐志强介绍,就连拖船前面的两个雨刮器都是从新加坡进口的,而且价格不菲,达4万多元。整条船造价高达3500万元。
“宁港22,往左边一点,速度放慢些,注意下水区间的船只……”记者看到,南昌舰、拖船的驾驶人员全程使用无线对讲机进行实时沟通。为了做好此次拖运工作,南京港轮驳公司派出了13名工作人员随船。由于南昌舰体形庞大,位于后半部分的拖船视线被南昌舰阻挡,所以在通行的时候,除了拖船上2名船员进行驾驶外,在南昌舰上也配备了2名船员观察江面船只通行情况,以免与其他船只发生碰撞。“两艘船上每次都是2人负责驾驶,一天24小时2班倒。”
故事
“在家待的时间没在舰上长”
“从来没有在一个地方待过这么长时间,南昌舰退役就跟家没了似的,很不舍。”今年33岁的南昌舰仓段区队长聂海港有着一个和职业非常吻合的名字,也注定着他从事的工作和“海港”分不开。
聂海港18岁当兵入伍,不久就被分配到了南昌舰服役,直到南昌舰退役,他在南昌舰上待了整整15年,对舰上的每一处地方都非常熟悉,“以前上学是住校,在家里待的时间都没有在舰上长”。
对于南昌舰将要到达的英雄城南昌,聂海港非常期待,不过由于工作在身,可能不会停留太久。“很荣幸有机会送南昌舰‘回家’,南昌‘双拥’工作开展得非常好,每年都会派慰问团看望我们。”聂海港说,因为南昌慰问团经常看望舰上官兵,也一直让其他单位的官兵羡慕。
很荣幸护送南昌舰“回家”
今年31岁的吕寻辉,来自山东聊城,负责舰上的机电、用电保障。2006年,在新兵连待了3个月后来到南昌舰服役,一待就是10年,他对舰上密如蜘蛛网的线路了如指掌。
吕寻辉告诉记者,因为常年在海上生活,护送南昌舰“回家”的一个月里,他对沿途遇到的颠簸、台风等已习以为常。一路航行,最让他感动的是自发前来送别的退伍老兵,“老兵们对南昌舰很有感情,每到一个地方停留,都有老兵赶来送行”。
对于此次护送任务,吕寻辉表示非常荣幸,“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,作为一名军人,一定要去八一起义纪念馆、八一广场看看”。
要给南昌市民当一次讲解员
“南昌舰上的动力系统,所有的电、气、油、水都是由我负责保障的。”来自河北保定的南昌舰机电长杨双峰在动力损管舱位指着各种仪表,向记者介绍他平时的工作情况。
今年38岁的杨双峰先后两次来过南昌舰服役,这在舰上属于少见。2004年杨双峰来到南昌舰,服役两年后被调往其他部队单位,2010年5月又回到了南昌舰服役,直到南昌舰退役,“在南昌舰上整整干了8年,这8年来,舰上所有舱位的机电设备我都摸过”。杨双峰说。
9月8日,南昌舰退役踏上“回家”之路,杨双峰和其他两名战友一同护送南昌舰回家。舰队停留镇江期间,因在南昌另有任务,杨双峰提前到了南昌,“希望南昌舰到达南昌后,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军,有机会一定给南昌市民当一次讲解员”。
舰上官兵资助南昌多名贫困学子
作为唯一一艘以“南昌”命名的舰艇,南昌舰不仅是海军的光荣,也是南昌的光荣。30多年来,南昌人民始终把南昌舰视作南昌“流动的家园”。南昌舰全体官兵也视南昌为第二故乡,关心支持南昌的发展。
来自江西农大的贫困学生陶文强,是南昌舰官兵资助的一名学生,从入学至毕业,再到参加工作,南昌舰全体官兵都非常关心他的生活起居。同样受到南昌舰官兵资助的冯璇仪也表示,“我会用我的行动回报社会,把爱心传递下去,让更多的贫困学子得到帮助”。
记者了解到,舰上官兵除了拿出自己的津贴资助南昌市贫困大学生以外,官兵们还一直默默地关心和支持南昌的建设,曾自发捐助善款用于八一起义纪念馆的重建工作。
而每逢重大庆典节日,南昌市慰问团都会来到“海上南昌”慰问南昌舰全体官兵,向他们送去第二故乡人民的深情问候。
老兵寄语
姚土财:15年时间给了南昌舰,来的时候是一个无知少年,到现在懂事了。南昌舰对于我而言就像是亲人。
顾磊:不管舰员走到哪里,不管相聚多远,我们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牵挂,那就是我们南昌舰。毕竟我们不在南昌,希望南昌市民帮我们照顾好她。
张志勇:我希望在南昌时,也能像我们在航的时候一样爱护她,保养她,始终展示她那最新的一面!
陈辉:我会带着我的亲朋好友,去参观南昌舰,当一次解说员,让他们看看我曾经生活的地方。
沈建平:南昌作为军旗升起的地方,也是南昌舰的故乡,这是我从小向往的地方, 南昌舰“回家”,我也很期盼,我也会常来南昌看看,看看南昌舰。(记者 涂明明 马悦)
记者手记
华丽辞藻也难以
表达老兵的深情
在家待过的时间也没有在舰上长,南昌舰退役就像失去了一位亲人……谈起南昌舰退役的感受,聂海港眼角泛红,声音低沉哽咽,一直强忍着泪水。看到这一幕,我匆忙结束采访,不忍再问下去。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,此时此刻,老兵对于南昌舰的感情,我想已无需华丽的辞藻进行描述,再煽情的话语也无法表达出这份情。聂海港那一刻的心情,我无法用词语来表达。那一刻,他的那份情,我懂。
南昌舰“回家”之路历经波折,领略了多次台风的侵袭,走过了狭窄拥堵的航道,同时,也看到了美丽的朝阳,感受到了老兵的真情厚意,不管一路上经过多少困难,但她始终发挥着一艘英雄战舰应有的不畏艰苦的本色,希望南昌舰回到英雄城南昌后,激励一代代南昌人奋勇向前。 (涂明明)